一、电影构图分析?
电影的构图方式有很多,但根据常见的构图规则可以分为:对比、均衡、结构、几何等等。
1,对比式构图
在同个画面里,主体和其他形象有着反差,它就会格外的引人注意。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形象能够完成视觉引导,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中的某一部分。
比如导演想让观众先看到演员的手而不是他的脸时,手上的光要比脸上的光强,甚至完全把脸置于阴影中。
对比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这四种:
①光线对比
光线明暗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构成画面空间的纵深感,增加视觉的冲击力,还可帮助表达人物的内心状态及处境。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程勇去医院探望吕受益,当吕受益清创时,程勇和吕受益的妻子坐在医院走廊的长凳上听着病房内吕受益的哀嚎。
此时,中间的一束光将程勇和吕受益的妻子分开,吕受益的妻子完全陷在阴影里,暗示了吕受益的妻子对生活、对她的丈夫都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
而程勇的那一边则处于半明半暗的光线中,表达了程勇此刻内心的纠结,救和不救都是艰难的抉择。
通过这一组明暗对比构图强烈地表达出了程勇及吕受益妻子的心理状态,创造出一种沉闷阴郁的气氛。
②动静对比
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中经常用动静对比的方法,把孤胆英雄的主人公和周围的乌合之众分开。静止的主体能从运动中的人群突显出来。
比如《甜蜜蜜》中的最后一场戏,当李翘和黎小军在异国他乡重新相遇的时候,通过动静对比来突显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
③方向对比
主体和周围人群是相反的运动方向,使主题显得更加突出。比如《本命年》中的最后一场戏,李慧泉受伤在人群中逆向行走和挣扎,把人物的孤单和绝望表现的非常感人。
④位置对比
比如张猛导演的电影《钢的琴》,当陈桂林去找好友借钱给女儿买钢琴的片段,这时候通过人物位置高低的对比来突出人物关系,此时的陈桂林处于一种被动无助的状态。
这部电影还有一处片段也将对比构图的方式运用的极具风格,在电影的开头陈桂林和前妻谈女儿抚养权的片段,前景是夫妻两人在谈离婚,谈孩子抚养权,后面破败的厂房门口那幢建筑以及两边不同的风格的建筑作为背景呈现。
建筑物的一面还有蓬顶,另一边蓬顶已经完全破败,这种鲜明的反差象征着贫富的分化的现实,也象征着人物内心的不平衡。
他们在镜头前谈论婚姻的问题,他们后面背景的两个不同的顶棚,代表着两种力量,陈桂林的爱人代表的是资本的力量,陈桂林代表着一个只剩筋骨的男人自身的力量。这种有点像舞台剧一样的电影构图,增强了电影叙事感染力,留给观众极深刻的印象。
2,平衡式构图
一般可分为平衡构图与非平衡构图。
一个画面的构图是否平衡,往往就意味着一场戏的情绪平稳。
例如,主人公心情平和、情绪稳定的时候,一般会选择规则构图或者静态构图;主人公清晰激动,或处于某种未知的危险状态时,一般会用不规则构图。
①平衡构图
在母亲追寻父亲时,用了远景的镜头来展现空旷的田野,有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当母亲奔跑时被放置在前景和背景之间,在整个明亮的金色世界中,母亲那一身红使整个画面更加舒畅和自然。片中人物与环境的巧妙配置,使得银幕被赋予了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
②非平衡构图
在电影中的某个画面如果打破平衡,则就暗示着有矛盾出现。
比如电影《黄土地》中,让地平线或者处于画面顶端,只给天空留下一条缝隙,画面产生不均衡感或者让地平线压低到底部,使得天空占整个画面的的大部分面积。
这种不符合常规的视觉习惯构图,表达了天和土地是压抑人民的创造性,禁锢生命力的力量。表达出作者对广袤深沉土地的热爱,也有对这片土地的贫瘠、蒙昧反思的复杂情感。
3,结构式构图
根据画面的结构可以分为:封闭式、开放式、对称式。
①封闭式
封闭式构图是把框架之内看成一个独立的画面;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
比如《毕业生》中,当本和罗宾森太太那场戏,画面中的本被前景中罗宾森太太遮挡、挤压,这是利用拍摄角度来实现构图隐喻的意图。导演通过隐喻性的封闭式构图来引导观众去看渺小和尴尬的本,表现了本被控制的处境。
②开放式
开放式构图往往是不完整的,导演会故意设计出一个空白,让观众产生联想和期待。电影画面中生动形象的沟通设计具有暗示作用,能使观众产生联想。
比如在电影《釜山行》结尾的时候,导演用了一个开放式的构图来做表达,当妇与小女孩在与至亲至爱之人经历生离死别后,终于乘着列车抵达釜山,两人互相搀扶行至一条漆黑的隧道,漆黑的画面和人物剪影扩大了观众的感知范围,实现了画面意义延伸的目的,通过有限的银幕表现出无限的空间。
③对称式
画面结构上下左右视觉元素的分量形成相对称的形式,给人一种稳定、安定、庄严、和谐的感受,但也会形成压抑、没有生趣的气氛。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运用对称式构图描写陈家大院的压抑气氛。
4,几何构图
根据画面布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种:
①圆形构图
在《七武士》中,当村子里的人得知土匪要来打劫时,全村人在一片空地上,此时人群的形状是圆形,圆象征着一种弱者表达自我保护的形式,同时还有一种抱团取暖含义。
《七武士》里面多次出现这种类似的构图,圆象征着承诺与责任,后来武士的旗帜上也都是圆形符号。
②方形构图
在《我不是潘金莲》中,表现女主角李雪莲家乡,中国南方农村的部分,全用了圆形画幅,而李雪莲两次到北京,则用的是方形画幅。
“圆”象征着中国几千年的人情社会,同时圆还包含着偷窥的含义,一是监视,一是距离。电影采用圆形画面构图为了体现距离感的意图。
而北京是个大城市,是权力机关集中的地方,权力和城市都是很硬的,用“圆”就不合适了,于是他选择了“方”,“方”代表法制,也代表了对称、权威和开放。
③三角形构图
④线性构图
除了这四个分类还有一些常见的构图形式,比如:
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作为最具美感的构图,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中,母亲扶手站在门框前的镜头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母亲所站的位置便是黄金分割点,在这种本身就极具美感的构图上,张艺谋以他对摄影画面的独到理解,配以和暖的阳光,与母亲粉红色的棉袄相互映衬,将母亲身上的少女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温情的感觉,让每一位观众都被父母亲这种纯洁的爱恋而动容。
镜像构图
在电影《天才枪手》中,开头女主模拟受审的片段,前景是人物,背景是镜子,通过镜子的反射来使得整个画面有一种纵向无限延伸的感觉,同时通过镜面反射来突出此时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
二、电影构图和摄影构图的区别?
电影构图和摄影构图最大区别是成像度不同。
电影构图需要考虑角色是动态人物,所以构图的灵活性会更高。摄影构图因角色是固定不动,所以不用考虑行动性,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三、电影构图比例是多少?
1:2.35本来就是原生胶片变形宽银幕电影的画幅高宽比例。后来出现了不需要拍摄时在摄影机加一个变形镜头而是将摄影机片窗口换成1:1.66-1:1.85高宽比的窗口,这样印在胶片上的画幅就有竖直方向变短产生宽银幕的画幅效果,放映这种胶片电影时将放映机的标准镜头换成短焦镜使画面放大到近似于宽银幕的画幅效果。
四、井字式构图电影
所谓井字形构图,就是指在构建画面的时候,以虚拟的4条直线将画面横竖屏分成九份,使画面中的直线形成一个“井”字,将拍摄对象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位置来完成构图,因为取景画面被平分成9份,这样构图方式也可以称为九宫格构图。
五、电影寻梦环游记构图分析?
电影主要是讲一个12岁小男孩米格,出生于一个世代鞋匠家庭。米格自幼爱音乐,但他的家人则不然,认为是音乐让人背叛家人和亲情,他们希望米格可以继承家业。
每逢亡灵节,逝去的亲人的魂魄可以凭借着摆在祭坛上的照片返回现实世界,和家人欢聚。
米格触碰吉他而踏上了亡灵的土地,途中他被亡灵世界的景色深深震撼也遇到了已逝去的亲人,一家人为他返现实展开了活动。
最终,高祖父艾托克得到高祖母的原谅,并且在亡灵节快结束之时,一起回到活人世界,全家人团聚。
海报中,图像、文字、颜色等构成了多模态语篇,向观众传达出视觉和语言符号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图像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更好的理解海报传达的影片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六、电影构图的形式及其作用?
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动态和静态的)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一般来说,电影画面构图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
主体指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处于中心的地位。陪体是指与主体构成一定的关系,作为主体的陪衬而出现的人或物。环境是围绕着主体与陪体的环境,包括前景与后景两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组合关系构成特定的图形。
七、电影构图有哪几种?
1、电影构图的方法——电路组成
线构图是用垂直于画面上下帧的线元素构图电影。直线的构图一般具有高、直、庄严、有力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景物的高度和深度。影片中的瀑布和高大的树木可以作为线性组合。
2、电影构图的方法——水平的作文
它传达了一种平静、宁静、舒适和稳定的感觉,经常被用来拍摄一个平坦的湖。
3、电影构图的方法——对角线构图
它可以分为垂直斜线和水平斜线。它经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颠簸、不平衡、紧张、危险、千里等场景。有些图片用斜线来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固定的引导作用。
4、电影构图的方法——年代的形式
屏幕上的场景以s形曲线的形式呈现,具有延伸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看起来有节奏、美观、优雅、和谐。当我们需要用曲线的形式来表达一个主题时,首先要想到s形的构图。常用于河流、小溪、曲径、小径等。
5、电影构图的方法——对角线构图
当主体排列在对角线上时,可以有效地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也可以产生伴奏与主体之间的直接关系。充满动感、活泼、易于产生的线条融合趋势,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突出主体的效果。
6、电影构图的方法——交叉结合
场景、色调或颜色在屏幕上的变化是正交的。这种组合允许更多的空间,因此允许更多的背景和配体,让观众的眼睛自然聚焦在交叉。
7、电影构图的方法——心组件
主体位于中心,周围的景物以构图的形式向中心靠拢,可以有效地将视线引向主体的中心,起到集中的作用。它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征,但有时却成为压抑的中心,有一种压抑和沉重感。
8、电影构图的方法——三角形的组合
电影构图的主要方法是一个有三个视觉中心的场景,有时以几何的方式将三个点排列在一边,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三角形可以是等边三角形、斜边三角形或反三角形。斜三角形更常用,也更灵活。三角组合稳定、平衡、灵活。
9、电影构图的方法——对称的构图
它的特点是平衡、稳定、相关性和满意度。画面结构完美,排列巧妙,相应的平衡。它经常被用来表示对称的对象、建筑物和具有特定风格的对象。
一般来说,电影构图的方法分为题材、伴奏和环境三个部分。如果要制作具有胶片质地的图片,首先要熟悉胶片的基本原理,大致可以分为景深、色彩、光线和构图。
八、框架构图,电影赏析?
框式构图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其主要作用有
1、用框架突出人物
2、造成一种画面的挤压,营造压迫感
3、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制造类似油画等艺术品的感觉,增强影片在画面上的戏剧性及艺术性
4、不少影片也会用此构图去营造一种隔离与孤立的感觉
九、电影电视的构图由什么组成?
主体,它是画面的主要结构、内容之中心,其他人、物围绕呼应。
客体,客体是与主体密切相关,构成一定情节得对象物,它能进一步说明、阐述、引导主体。客体可以出现在主体各个部位,也可以在画面以外,靠观众的联想,在观众的头脑中形成对主体的印象。
前景,前景是主体前面的人或物,可用来表现环境气氛和主体意境,增加画面的透视感,纵身感,表现主观色彩。在影视艺术中,安排前景一般不宜大大。太复杂或太亮,不能破坏主体,前景的色彩要与主体加以区别,以利于烘托主体。
十、人工智能电影的导演?
《人工智能》是由梦工厂出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裘德·洛、海利·乔·奥斯蒙特等主演的一部未来派的科幻类电影。
影片讲述21世纪中期,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一个小机器人为了寻找养母,为了缩短机器人和人类差距而奋斗的故事。
影片于2001年6月26日在美国上映。
中文名
人工智能
类型
冒险,科幻
外文名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
主演
裘德·洛,海利·乔·奥斯蒙特
其他名称
A.I.人工智慧
片长
146分钟
出品时间
2001年
上映时间
2001年6月26日
出品公司
梦工厂
分级
USA:PG-13
制片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
色彩
彩色
编剧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imdb编码
tt0212720